大班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班本课程“翻滚吧!足球!”为例(费姗)
附件一
送审地区(市、区) | 苏州市昆山市 | 送审学校 | 昆山高新区青淞幼儿园 | 作 者 | 费姗 |
职 称 | 二级职称 | 邮 箱 | 344942077@qq.com | 联 系 电 话 | 18816232561 |
“论文”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 大班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以班本课程“翻滚吧!足球!”为例 | 科 目 分 类 | 幼教 |
注:本表由作者自填。
注意:1、论文、教学设计科目分类要填正确(参见以下科目分类)。
2、单位名称一定要写明所在市、区。字迹要清楚。
3、严禁抄袭。
科目分类:小语、中语、小英、中英、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书法、小数、中数、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电教、政治、思品、幼教、劳技、职教、特教、综合实践、心理、教管,共26类别。
稿 件(以下为“论文”或“教学设计”正文)
【摘 要】深度学习不仅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还是一种充满探索和机会的学习。深度学习意味着每个幼儿都可以从起点开始向前迈出一步,“向前迈出一步”并不是意味着知识本身向前迈了一步,而是指幼儿的能力和思维品质向前迈出了一步。在2016年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上,一些学者分享了书籍《区域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从此,深度学习便成为了幼儿教师积极探索的内容之一。本文我以大班班本课程“翻滚吧!足球!”为例,分析我们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该如何引导大班幼儿开展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大班幼儿;足球;素养发展
一、基于儿童立场,有鲜明的儿童意识
“以幼儿为本”是幼儿教育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深度学习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经验的迁移,并提高幼儿的思维品质。
(一)来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对身边的所有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影响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深度学习的发生。教师应在一日生活中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学会抓住教育契机,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需要,并给予幼儿充足的支持和引导,从而让幼儿能够进行深度学习。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听到佳佳在和霖霖聊天,佳佳说:“我家里有足球,我爸爸会踢足球,他也在教我踢足球。”霖霖说:“可是我妈妈不让我踢足球,她说摔跤的话会受伤的。”这时屹辰凑过来说:“我在电视上看过足球比赛,特别好看,我也想参加足球比赛。”嘉嘉也说:“我也看过,那是世界杯比赛吧!”……还有几个孩子也听到了,都纷纷围在一起聊起了足球,孩子们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足球作为一种运动项目,有着丰富的游戏特性,能发展身体多方面的能力,在幼儿园有效开展足球游戏是全面落实幼儿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但是现在只是部分孩子对足球有兴趣,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我决定抓住这次机会,通过引导培养孩子们对足球的兴趣。于是我马上推出了一筐足球,主动向孩子们发起挑战:“有没有人想和我一起踢足球?”刚才聊天的孩子纷纷响应,队伍慢慢从两三人到十几人,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孩子想要加入进来。当天晚上,还有几位家长主动在qq群问起了足球的相关事项,纷纷表示孩子回家说要查阅足球资料,还要看足球比赛。许多孩子在家观看了足球比赛,并拉着爸爸妈妈一起玩了足球游戏。第二天来园后,孩子们的聊天话题依旧围绕着足球,都表示想要在户外游戏的时候再玩一玩足球,我们的班本课程足球活动就此正式步入正轨。
二、因材施教,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个体差异大于年龄差异,即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也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果我们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对孩子的评价只局限于所谓的“好孩子”和“坏孩子”,忽视或压抑幼儿的个性存在,对孩子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在班本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制作创意球衣的活动,由于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同,他们的完成进度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已经剪好了球衣的雏形,有的孩子却才刚开始裁剪;有的孩子会用好看的图案装饰自己的球衣,而有的孩子的球衣上只写了一个号码。在足球选拔赛时,有的孩子可以射中球门,有的孩子无法带动球跑;有的孩子积极参赛,有的孩子选择在一旁加油打气。我们在活动中不强制孩子们按照统一的进度进行,而是鼓励他们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即可。我们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帮他们找到不同的角色定位,合理安排球员、裁判、拉拉队等,灵活调配角色,提高幼儿参与课程的积极性。
二、基于问题导向,启发幼儿进行探究式学习
(一)减少老师预设,把课程还给孩子
实践是孩子增强获得感的最佳途径,而自主探索则是孩子不断更新自我认知、完成认知融合的过程。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批判性学习,我们应该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启发孩子进行学习,比如“你知道足球的哪些知识?”“你知道足球的起源吗?”“你有喜欢的足球明星吗?”“你会踢足球吗?”通过主动抛出问题,让孩子自发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预设一部分课程内容的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点逐步完善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第二次的讨论和学习。例如:在制作球衣时,有一些孩子遇到了困难,他们在犹豫要不要来找我帮忙。此时,我便对他们进行了启发式提问:“平时老师都是怎么做的,班里哪位同学最会打结呢?”让孩子知道可以去寻求伙伴的帮助。我们作为幼儿课程的观察者和支持者,在发现孩子遇到问题时,不需要直接告诉孩子解决方法,而是要启发孩子去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解决问题。
(二)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
孩子的深度学习需要充足的时间来支持。在孩子们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时,我们只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可以自由、愉悦地去做他们喜欢的事,去进行自主探究,体验成功。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自发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找到了训练场地。他们还在科学区找到了小钢珠、塑料小圆珠和不同厚度的木板,通过调整方向和高度,自主探究球的特性;他们还积极动手制作,利用钻圈玩具、牛奶箱、白色管子等,并在园内水电工师傅的帮助下,制作了足球球门。孩子们这些自发的探究行为不是在某个特定的区域或者户外游戏时间中可以完成的,正是因为我们给予了孩子充足的时间,孩子们才有了进行深度学习的可能。
三、读懂幼儿行为,及时给予引导
让孩子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进行连续性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读懂幼儿的行为,并及时的给予引导,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材料,辅助孩子进行深入探索。
(一)适当留白,增强幼儿探索愿望
老师作为孩子深度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者和支持者,要适当给孩子的课程留白、环境留白、材料留白,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以及更多交流讨论的机会,进行实践探索。
例如:在调查足球明星时,孩子们对谁是最厉害的足球明星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他们还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孩子认为梅西是最厉害的足球明星,有的孩子则认为是罗纳尔多,双方争的面红耳赤,也没能争出个结果。这时我便及时介入进行引导,最终孩子们决定采用投票的方式决出最终结果。关于呈现票数的方式,有的孩子提出可以绘制统计图,因为他在家里经常看到爸爸画统计图,他的经验被类似的问题情境唤醒,迁移,并运用到了新的问题情境中。就这样,一名孩子的经验就变成了全班孩子的经验,其他孩子都学会了用统计图的方式呈现数据。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都在慢慢地积累社会经验,我们要适当给孩子留白,鼓励孩子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二)增加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陶行知先生说道,在教学中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为期几周的足球活动,孩子们掌握了足球的相关知识。但我在活动中发现,孩子吸收过多的足球知识,反而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在第二周的足球训练中,部分孩子出现了消极懈怠的行为,表示自己不想再练习了。对此,我在一日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游戏时间,并设计了更多创意十足的游戏活动,帮助孩子提高对足球的兴趣。此外,我还请孩子们自己为区域设计环境,将有关足球的元素增添进去,并引导孩子选出多个游戏项目,在区域中投入有关足球游戏的材料。
大班课程“翻滚吧!足球!”从认识足球开始,引导幼儿关注球的特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与探索欲。老师以幼儿为主体,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展现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位幼儿都体验到了足球活动的乐趣,感受到了足球运动的魅力。深度学习不是单一的维度,它融合了各个领域。在孩子今后的深度学习中,我们要继续转换角色,从教育者转向高质量的陪伴者,继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孩各方面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