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讨:混龄展示活动研讨
2016.5.11针对园内开展的课题展示活动进行了研讨和反馈:
小一班:
谢春燕:孩子等待的时间太长了,混龄活动有点像晨间的体育活动。通过这个游戏小朋友的发展、提升看不到。老师的观念过强,孩子的自主性体现的不充分。
唐唯华:孩子等待的时间蛮长的,最后的地方运球的时候请一队小朋友先运,其他小朋友等这样子等待的时间过长,第二次的时候让他们紧凑的一起运球就稍微快了一点。站圈的游戏,不一定要两个孩子站一个圈,可以是三个,但是是要大孩子保护小孩子的。课前准备不够充分,与配班的配合也不好,上课的时候老师的指令不是很清楚。地上的标记、小朋友在课上会发生什么情况都要考虑的周全一点。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又考虑到孩子的自主性。
中二班:
唐颖:有一个环节,小朋友玩结束了了之后,老师再说怎么玩的时候空间很小,小朋友要演示的时候都没有空的地方,说话太罗嗦了,小朋友对老师不熟悉,混龄的时候孩子的常规不好。小班的跳只练习了两次,时间很短。小班和中班的混龄没有一个交接点,在能力上、交往上没有一个提升。
赵悦:有铺垫,但是有的小朋友站反了,铺垫没有交代清楚规则,在热身运动的时候也没有进行一些语言的交流。基本动作讲解的不够清楚,重点部分讲解不清。
小四班:
毛凯文:小班小朋友的参与性有点低,没有大班的哥哥姐姐的参与度高。上课的时候诙谐幽默,活动贯穿在一个情景里面,趣味性挺强的。搭房子的环节,小班的幼儿没有合作意识,如果可以让哥哥姐姐帮助一起搭效果或更好一点。
中三:
韩继文:有些要领没有说,小朋友到底怎么拖球,球太多了,细节方面没有讲清楚。重难点没有突出。
钱文烨:老师有些规则没有交代清楚,应该给小朋友分清楚排,应该多准备些轮胎。玩轮胎有很多种方法,中间可以有所停顿,强度有点大,放松运动有点时间太短了,教师的语言组织上面口吻有点偏小学化,语言太随意了,应该要规范一点。让小朋友滚轮胎等都是教师和幼儿讲的,应该让幼儿自己商量,可以坐下来,突出小朋友的自主性。
小五:
夏静雯:圈圈一开始有点多,可以大班和小班用一个圈。老师考虑的不是很周全,做完圈操请大班的小朋友拿上来这个环节有点混乱,这节课老师考虑合作是蛮多的,但是在小朋友的能力提升有点不够。器械上考虑的不是很周全。但是要把动作要领和小朋友讲清楚。对于小班来说能力上没有什么提升,动作技能也没有得到锻炼。
大二:
龚琴:在多功能厅开展的,地方有点挤,缓解挺丰富的,上课的时候老师口语不要太随意,后面探索几个小朋友怎么玩的时候,可以加一些情境,主题是一样的,但是玩法是不一样的,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讨论的环节有点多,时间里面浪费了很多。
中一:
刘荷:准备不是特别不是特别充分,课前材料也没有准备好,虽然用了标记,但是说话没有说清楚,说话声音不够响亮。
王芳:户外活动体育的特征不明显,小班的密度和量不达标,对于中班的小朋友更不达标。
大一班:
奚瑶逸:组织很有序,最后的一些小朋友没有拿到水果,老师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讲清楚,每个小朋友拿几个水果。目标明确,在她的引导下小班孩子也能勇敢的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