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工作总结(2018下半年)
教科工作总结
2018下半年
本学年,我园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2018年工作意见,以促进教育均衡、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以强化优质成果推广应用为立足点,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为支撑,通过有效的管理、服务和指导,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推动学校品牌特色建设,形成一支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取得一些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与区域教育均衡,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
一、强化学习培训,着力提高专业素养
园本培训是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成长的一叶方舟。而我们幼儿园仍然是一所成长中的新学校,与学校一同成长的是一批年轻的老师,那么校本培训就更显其重要的作用。本学年我们依旧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扎扎实实地开展园本培训工作,同时,在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上注意符合教师实际。
1.加强学习我园每位教师都是一只只好学的雏鹰,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充知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师徒结队、公开教学等形式和活动,发挥老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激发出新教师科研研究的动力。
2.加强培训一方面我们组织教师进行关于“我爱篮球”的课程培训,目的在于让教师通过学习,了解篮球基础知识,提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能力,使自身的体育基本功不断提高、扎实。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安排教师赴外参与听课与讲座,在学习中我们观摩到骨干教师的风采以及不同园本特色的精髓。
二、认真参加教科片的活动。
本学期中,参加了片上四次活动。三次片活动分别是:9月的教科主任碰头会;10到12月,每月一次的骨干教师课题展示活动。其中,12月我园积极承办此次骨干教师课题展示活动,我园唐酉迟园长亲自上阵,展示了一节混龄体育活动《超级运输兵》,真是老当益壮,为我们展现她年轻的风貌。
三、着眼课题,精心组织,科研有深度。
我园十三五课题研究已进入中期阶段,也稳步进行着各项课题管理工作,将混龄体育游戏的开展细化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充分体现课程游戏化精神,组织教师认真制订好特色计划、实施过程记载,完成观察记录,同时在子课题研讨中交流经验,三个年级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混龄活动中幼儿社会性的发现”、“中班幼儿户外混龄活动中参与性的研究”、“幼户外混龄活动中教师的观察研究”三个年级特色。另一方面组织年级组长对教师上交的资料做好记载,并严格把好质量关,每位教师的教科材料包括新教师课题方案、班级特色计划、班级特色活动设计、幼儿体育特色活动情况观察表等,促进我园教科研工作健康发展,为教科研绩效考核提供支撑。自己本人也在研究实施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
开学初,我们组织老师们进行了室内走廊体育游戏研讨、混龄活动研讨、韵律游戏研讨,老师们都充分准备,以年级组为单位,尊重幼儿,以儿童为中心,创设了许多新游戏。其中的韵律游戏,各班各具特色,根据年龄段选择了相对合适的器械,集合了各种体育小游戏,锻炼了幼儿走、跑、跳、平衡等多方面的体育技能,在短短十分钟内,孩子们达到超出《指南》上相对应年龄段的动作目标,让观摩的老师们赞叹连连。
四、重视资料积累,规范教科档案建设
1.在带好班级的同时,也积极帮助老师发表论文,向《昆山教育研究》、《读与写》及以上教育科研刊物投稿,及时记录好教师科研成绩,为教师的成长提供舞台。
2.认真组稿,审阅完成本年度小中大园报工作。
3.加强幼儿体操训练、轮滑队训练及足球课程督查工作。
五、工作扎实,教育科研成果显著。
除了组织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务实夯进,也鼓励教师认真撰写课题论文与教学论文,相继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已出成绩中有江苏省级论文获奖33篇,苏州市优秀教育论文获奖14篇。值得一提的是唐园长的论文获行知杯一等奖,夏静雯与王梦怡的论文获苏州教育学会一等奖。除此之外,教师积极投稿发表论文,相继在省级及苏州市级发表论文3篇。
同时我们有三位老师相继在昆山市教科主任展示活动、昆山市五年以上百节好课评比中展示我园体育特色,均有较好表现。
六、改进方面:
1.检查与督导的力度
为了使教科研工作更加扎实有效,今后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对教师的指导与督查力度,使课题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科工作真正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
2.定期督查体操、足球及轮滑训练
3.教科工作在一些环节中需要更多的耐心与细心。
4.下学期认真组织教师们开展各类混龄活动,遇到雨天不马虎,认真研讨走廊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