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工作计划(2019上半年)

网站首页    教科园地    基本情况    教科工作计划(2019上半年)
当前位置:

2019年06月19日

         教科工作计划

2019上半年

2019年上半年教育科研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2019年工作意见,以促进教育均衡、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有效的管理、服务和指导,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本学期教科主要工作如下。

一、课题研究扎实推进

1.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发挥教育科研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先导作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全面发展与个性的特色发展。本学期是我园“十三五”规划课题实施的重要阶段,在边实践的过程中边完善课题的方案与计划,珍视混龄游戏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对体育游戏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抓住各种体育契机,收集各类数据,以《指南》游戏精神为引领,将各类体育器械、混龄体育游戏、户外大区域游戏三者融入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更好地打造我园体育特色。

2.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抓好课题常规工作,做好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同时为2020年课题结题工作做好平时的积累,以点带面,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度开展。

3.加强体育特色班本研究

(1)班级特色适当调整,充分挖掘幼儿兴趣点及奥运元素。

本学期在之前的课题研究基础上,个别班级特色有所变动,因乒乓球难度过大,将原有的乒乓球改为羽毛球,并联合隔壁小学,组织老师多与其羽毛球教练交流合作,学习相关技能,并回园思考、总结,撰写相关计划及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教授幼儿。本学期除了保留一些幼儿受欢迎了器械:足球、篮球、轮滑、自行车外,将一些幼儿兴趣度低的班级特色改为奥运特色项目——击剑、软垒球、跆拳道,并将聘请教练前来进行专业地授课指导。

(2)保证班级特色练习质量,体育节促风采。

为确保老教师认真对待好每周一次的班级特色课程,做到教有成效,除不定期进行抽查外,我们还打算每月开展一次班级特色比赛,并做好相关数据资料收集,学期末将开展体育节活动,即各班班级特色展示秀,将一学期所学内容汇总成一段成品秀,展现青幼体育风貌。

(3)在中大班班级特色基础上,开展小班班级特色

本学期除以往中大班有固定的班级特色练习外,我们打算给小班孩子一定的锻炼,从幼儿兴趣点入手,选择剪刀车、滑板车及四轮车作为小班各班班级特色。这几类车类运动,除了在班级特色活动中可以用到,平时的户外大区域——骑行区,户外分散活动等都可以用到。

(4)更改班级特色备课形式,使其更完善。

原有的班级特色活动备课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将像其他有经验的体育特色院校学习,取其精华,设计出更为合适的备课形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活动重难点及活动场地布置与活动时间等内容,使特色备课更为完善,让人一目了然活动形式,为今后出版体育类小游戏书籍做准备。

4.本学期韵律游戏器械基本不变,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对小班幼儿的新要求是动作熟练、到位,能跟好音乐玩游戏,能听出音乐节点。对中大班幼儿的要求是,可根据幼儿掌握程度,适当更改个别简单游戏,替换一些难度相对大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育小游戏。所有游戏将以幼儿为主体,幼儿自己结合生活经验,创设新游戏,老师只是游戏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

5.如遇雨天、雾霾天,各班教师照常组织好幼儿进行室内及走廊体育游戏。教研组内在原有体育游戏基础上,进行筛选,从游戏的难易程度、幼儿的掌握程度、幼儿的感兴趣程度等多方面,进行相关改进,将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感兴趣的体育游戏保留,并鼓励幼儿自我创编一些感兴趣的新游戏,教师则负责结合《指南》要领,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最终形成新游戏。

6.开展好每周一次的小中大混龄体育活动,充分落实大带小、小促大模式,是幼儿的社会性交往、体育运动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混龄活动时要求教师明确自己的岗位意识,做到观察细致,游戏结束后及时完成好相关观察记录,并上传校园网站。另外,还需提前做好家长工作,邀请家长助教前来协助,与老师一起确保幼儿游戏的安全性。幼儿游戏中,采用课程游戏化理念,放手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地游戏,教师不加任何主观指导,让幼儿可自由选择区域游戏,要求教师注意幼儿游戏的规则意识培养。

7.所有资料注重时效性,及时上传网站,并每周一定期检查,计入考核。加大教科考核力度,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活动的开展情况、会议的认真度、资料网站上传率、资料完成质量、积极组织活动数、论文发表获奖率等多方面入手,分出等级,进行相应奖励。

8.为2020年结题工作做准备,本学期打算出一本体育游戏类书籍,还会多向体校专业人员请教学习,做好一些数据资料的收集,丰富十三五课题过程性资料的积累。

二、加强校本培训学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继续配合教研做好校本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注重主体参与,注重联系实际。借助各类教科研比赛开展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围绕教育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经验总结或心得。

1.切实贯彻校本培训制度,保证每三周一次的科研校本培训时间。

2.通过专题讲座、阶段成果交流等方式,逐步提升新教师的理论知识和课题实践能力,培养幼儿园科研骨干教师。

3.定期组织教师通过各类途径进行自主学习和心得体会的交流。

4.充分利用学校藏书,鼓励教师自我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5.配合做好“一二三”工程、职称评定教师和骨干教师评选的论文发表获奖的指导工作。

三、完善教科研管理工作

进一步发挥教科研在教师成长中的引领作用,以活动为抓手,扎实抓好各类教科研培训工作,同时要不断完善教育科研的纵向网络和横向网络建设,要健全教育科研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别要利用好信息网,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科研和管理中去,发挥网上传输的便捷功能和资源丰富的优势。

1.依照幼儿园科研制度贯彻执行。

2.所有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每个学期需撰写与课题有关的论文、活动设计、教学随笔等。每学年必须完成科研论文一篇,其他类论文若干;青年教师每学年必须有两篇以上的论文或教案等在昆山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参与评比。

3.课题研究工作每月通过“六认真”工作由子课题组长进行检查,后交由教科主任审核 ,与考核奖金直接挂钩。

四、倡导共同阅读和写作

1.倡导教师进行共同阅读。

阅读是提升自己内在涵养、外在技能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本学期我们鼓励教师之间共同阅读。教师的共同阅读能增加知识积累,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内省反思意识,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本学期我们组织每位教师至少阅读一本教育科研类专著。

2.倡导共同写作。教师的共同写作能梳理反思经验和教训,总结改进工作方法,形成推广成果。要充分利用教科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参加论文写作培训活动。要鼓励教师写教育随笔,主动向各级各类教育报刊投稿,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比赛。

本学期要进一步发挥教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发展中的作用,以教育科研为抓手助推教师专业成长,让我们的教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9年6月27日 21:57
浏览量:0

家园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