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工作总结(2018上半年)
教科工作总结
2018上半年
本学年,我们紧紧围绕市教育局教科室工作计划,立足我园实际,积极开展十三五课题活动。坚持以“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幼儿园发展为本”的工作方向,加强学习和研究,以课题促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对照学期初的工作计划,在教科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一、扎实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上学期,我园苏州市十三五课题成功立项,同时也申报了省级十三五课题。为此我们开展了每月一至两次的课题研讨和理论学习活动。除了积极参加片里举办的开题活动、课题展示课外,还主动承办片市级教科活动,深受好评。我园还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十三五课题的方案制定、年级组与个人子课题计划、总结的撰写、将混龄活动落实到实践中。同时,还会督促教师按时完成相关课题过程性资料,及时上传校园网站。做到当月资料当月完成,保证研究的实效性。
二、认真开展课题研究,丰富课题过程性资料
1.室内体育游戏的设计
为了使园所的每一处空间都得以充分利用,也为了下雨天依然能继续开展好体育特色活动,我们进行室内体育游戏的研讨和开发。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孩子们参与设计游戏,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自己喜欢的游戏内容,在此基础老师进行优化、提升,形成了融趣味、挑战为一体的游戏方案,如室内排球、障碍接力、小脚穿大鞋、高尔夫等。
2.走廊游戏的设计
我们利用走廊的宽阔处,用一些低结构的废旧材料,打造集民间、挑战、趣味为一体的游戏新天地:“楼梯寻宝“打怪兽”、“小青蛙跳荷叶”等,让小班孩子扮演角色,融入游戏情境,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打败灰太狼”、“穿越火线”、“斗鸡游戏”等,以任务或者比赛形式,调动中班幼儿游戏积极性,从而在运动技能上得到发展;“人体保龄球”、“热带雨林”、“攀岩墙”等一系列灵活类及比力量型游戏,锻炼大班幼儿打闹灵活度,使大肌肉得到发展。
3.户外体育游戏的整改活动
继上学期打破传统韵律操节的编排后,我们将集体游戏的主动权也还给了孩子,在操场边,老师们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低结构材料,如:轮胎、竹梯、皮球、圈等。中大班的孩子在韵律操游戏后,可以自主选择场外的器械进行搭建、组合,玩出自己想玩的游戏。全程搬运由幼儿自行完成,老师在场地上起到辅助、协调、统筹的作用,给孩子们最大的空间进行讨论、游戏。
4.混龄混龄游戏设计与研讨
在原有的户外混龄游戏基础上,我们对沙水区、坑道、骑行区、挑战区、爬龙和运动区以及各班操场进行新游戏设计。各阶段选择三个游戏,根据器械的难易程度,从幼儿身心发展及年龄特点出发,丰富情境,添置各类材料,以幼儿为主体,设计各类区域游戏,让不同年龄段幼儿得到不同层次的动作发展。本学期,我们在区域情境的基础上,更多的让幼儿自己参与设计情境,尊重幼儿的想法。通过一次次幼儿“大带小、小促大”的混龄模式,提升幼儿社会性交往,互相帮助、互相合作、顽强拼搏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在混龄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发现问题还是很多的,比如:我们的游戏年龄跨度大,各年龄段幼儿,互动性不够,缺少交往合作,遇到困难没有克服的勇气等。通过集体讨论,我们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在活动中相互影响,在竞赛中增强勇气,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针对年龄段区分,我们选用不同颜色的运动手环,小班红色、中班蓝色、大班绿色,在每周一次的全园性户外体育混龄活动,让幼儿大胆尝试新奇,富有趣味的活动,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5.幼师口袋线上交流
针对前一次教科活动未能解决的问题,我们邀请了上海《幼师口袋》栏目中研究混龄教育活动的老师与大家进行线上交流。此次活动不仅得到了专家的解答,更启发我们需要将幼儿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提供给孩子们游戏,园内的各项大型器械都可以设置有趣的情景,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游戏,在更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户外混龄活动的各项研究。
6.班级特色运动
“快乐体操队”是我园开办以来的第一个运动小队,我们与苏州体校结盟,请体校的老师多次来园指导,体操队的孩子们不仅在苏州市、江苏省、全国的快乐体操比赛中表现突出,更让他们开阔了眼界,体验了拼搏、合作的团队精神。由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我们每个班都建立了孩子们自己喜欢的特色运动项目,如“小小足球队”、“速度轮滑队”等,聘请外教老师,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兴趣,提高身体的灵活性。本学期,德国沙尔克零四足球俱乐部的球星们,还来园与我们的足球运动员游戏互动,让孩子们更好地爱上了足球。
三、注重园内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1.组织青年教师教科理论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纲要》中都指出,孩子的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首位。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升科研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根据幼儿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上学期,我园开展了《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科研书籍阅读活动,本学期从《学前教育》书籍入手,围绕课题研究开展相关理论学习。通过此类活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形成融教学型、学习型、研究型为一体的教师素质结构。
2. 外出培训学习,经验分享
为了锻炼老师们组织活动的能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同时还可丰富青年教师成长档案,本学期我园教科书籍阅读活动及外出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都是让青年教师自己来组织的,教科主任充当把关者角色。
本学年,学校为青年教师多次创设外出观摩学习机会,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优秀的幼儿园参观学习,接受新信息,扩大新经验,提高教师对目前幼儿教育认识,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做到走出去,学进来。王梦怡老师组织的“互动幼儿韵律操教学——舞动色彩”、毛凯文老师组织的“幼儿体能区游戏观察与分析”、陈俊希老师组织的“动作发展模式与幼儿运动干预建议”这些教科学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性强,效果较好,深受好评。
四、本学年科研成果
1.组织青年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公开活动
市教科会议中提到以后评定职称,学科学术带头人,教科类和教技类论文含金量更高。本学年,全园共有7名老师参加了片级以上的公开活懂,全体教师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现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8篇、昆山市级以上2篇;省级以上论文获奖32篇,苏州市级29篇,教案获奖20余篇。
2.积极开展市级体育研讨活动
这一年,我们每学期开展一次市级活动,2017下半年我们与绣衣、振华二所姐妹园联合开展了“昆山市幼儿园健康教育研讨活动”,给年青的老师搭建展示的舞台;2018上半年我园承办了昆山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活动,获同行的高度评价。
3.积极承办教科片活动
本学期,我园还主动承办了片教科活动,热情的招待,融洽的氛围,积极的态度,对片长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们幼教三片时钟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对科研工作饱满热情的心,幼教三片教科活动会越办越出色!
4.个人微型课题结题
本学期,我园奚瑶逸老师的十二五微型课题《快乐学习法在幼儿基本体操活动中的运用研究》,成功邀请了昆山市教科室郭仁兴主任与振华幼儿园及娄汀苑幼儿园两名教科主任前来莅临指导,顺利完成结题工作。
以上是我园这一学年在教科研方面所做的大致工作。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
朝气的新世纪,我园将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更好的为幼教事业做贡献。